算起來,蘇文禮養蜂也有幾十年了??蛇@個西吉縣偏城鄉花兒岔村東組的農民怎么也沒想到,就是這以前僅能維持生計的蜂蜜,有朝一日竟也讓他看到了脫貧的前景。
4月15日,春日暖陽下,在蘇文禮的院子里,十幾個簡易蜂箱格外顯眼?!斑@就是土蜂的窩,土蜂不講究,好養得很,雖然產蜜少,但由于地處深山,基本上產的是空氣純凈無污染的山花蜜,所以價格也高,我去年收入1萬多元?!碧K文禮介紹說。
大山深處的花兒岔村土地貧瘠,土里刨食收入有限,產業雜亂,是名副其實的貧困村。年近70歲的建檔立卡戶蘇文禮為“雙老戶”,只能做一些簡單的農活,老伴腿腳不靈便,患有慢性病常年吃藥,家庭收入微薄經濟困難。
自治區紅十字會駐村工作隊通過入戶走訪,了解到蘇文禮有養殖土蜂的技術,就鼓勵他發展中蜂養殖,蘇文禮從最初的3窩土蜂逐漸發展成現在的十幾窩。去年秋天,土蜂蜜大獲豐收。
蜂蜜有了,但如果市場不好,養殖效果就要打折扣。
蘇文禮深知,一個好漢十個幫。當他遇到銷售不暢時,就主動找駐村干部,請他們想想辦法。很快,辦法有了,駐村第一書記雍輝知道了蘇文禮的困難后,主動擔當起了土蜂蜜的銷售員,通過微信好友、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,幫助蘇文禮賣了個好價錢,去年收入1萬多元。蘇文禮嘗到了甜頭,今年又購進了8箱中蜂,擴大了養殖規模。蘇文禮的日子不斷發生著新的變化。
“今年我又新增加了幾箱中蜂,估計今年的收入能增加8000多元,年底了想買一臺大電視,秋天還要請駐村第一書記幫忙銷售呢?!碧K文禮樂呵呵地說。
雍輝說,今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,花兒岔村駐村工作隊、村“兩委”充分發揮已經改造完成的全村高標準農田的種植優勢,及時調整產業結構,全村肉牛存欄量由原來的532頭增加到了1000多頭,借助花兒岔村武紅種植合作社發展特色種植,建設1000畝的雜糧種植基地;花兒岔水壩項目已經完工,周邊旱地變為水澆地;2所300千瓦光伏電站產生收益,每年收入10萬元。
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,村民收入不斷增加,極大地調動了群眾脫貧增收的積極性。目前,花兒岔村貧困發生率由原來的26%降到了0.84%,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原來的4394元增加到了9532元。(記者 李志廷)